你不知道的商業機密:合法犯罪—避稅
政經時事#16

你是繳稅的凡人,還是避稅的富人呢?
繳稅的義務變成逃稅的義務
在過去人們都認為繳稅是合情合理的義務,
然而當「創造型會計」出現後,關於稅務出現了新的價值觀。
在進入今天的正式主題「避稅」前,
先讓我們分辨下面三種的差異。
節稅、避稅、逃漏稅的差異?
節稅:合法、合乎經濟效益的情況下,節約稅額。
逃漏稅:非法、刻意隱藏申報稅額。
避稅:合法、遊走法律邊緣,被認為是合法的犯罪。
「避稅」通常是富人在做的事,你知道避稅只需要幾個小時嗎?
假如一個富商想避稅,只需要3個步驟。
1. 在控管機制寬鬆的地方設立空殼公司。
2. 以空殼公司的名義在避稅天堂開戶(例如瑞士)。
3. 以原公司的名義向空殼公司購買一些服務,付款時把錢匯到瑞士的戶頭。
創造型會計先例-羅斯敏斯特
If you drive a car, I'll tax
the street,
如果你開車的時候,我會對街,徵稅
If you try to sit, I'll tax your seat.
如果你試著去坐,我會稅你的座位。
If you get too cold I'll tax the heat,
如果你太冷得我會稅熱,
If you take a walk, I'll tax your feet.
如果你去散散步,我會稅你的腳。Don't ask me what I want it for
別問我我想要它
If you don't want to pay some more
如果你不想要多付點錢
'Cause I'm the taxman, yeah, I'm the taxman
因為我是稅務部門,是的我是稅務部門
<The Beatles-Taxman>
說起創造型會計的先例就要提起這首歌,當時約翰藍儂與創辦羅斯敏斯特(宗旨是幫富人把稅變不見)這間新穎銀行的人在一個飲酒派對上會面。
雖然最後羅斯敏斯特終究關門大吉,他們卻為創造型會計樹樂了範本,遊走在犯罪邊緣,藉此避稅。
海外藏了多少公司?
總值約21兆~31兆美元(根據IMF的研究)
避稅產業化
最頂尖的10間銀行(including瑞銀集團、瑞士信貸集團)光是在2010年移入避稅聖地的金額就高達2.6兆美元,而這個數字在2011~2015年間漲了四倍,後來其他銀行也跟進這種避稅操作。
2018避稅天堂TOP 3
1. 瑞士
2. 美國(德拉瓦州,內華達州,懷俄明州是主要避稅州。)
3. 開曼群島
開曼群島
英國海外領地,在英國的統治下,政局穩定;而法律獨立,因英美法系可以重訂法規。
英美法系只規定禁止的事項;而歐陸法系是規定允許的事項。
中國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公司有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等。
新利潤路線
通過一連串複雜的全球子公司體系,
最後抵達開曼群島、百慕達、盧森堡、倫敦、德拉瓦州(被稱為小奇觀,登記了5000多家全球性企業。)
大公司的藉口-避稅降低物價?
大公司辯解避稅帶給老百姓獲益,因為避稅讓公司可以賣出較便宜的貨物。
然而卻帶來較大的傷害,像是人民稅務負擔加重。
編者: @CT
參考資料
https://www.cmoney.tw/notes/note-detail.aspx?nid=41711
https://www.cmoney.tw/notes/note-detail.aspx?nid=109636
改變未來的秘密交易 Jacques Peretti